疲倦是從沒完成的事情產生的。
目前分類:【About】 (196)
- Apr 25 Mon 2011 17:10
疲倦
- Apr 24 Sun 2011 23:23
一些愚蠢的話
每天,不管天氣如何,
都有許多人的夢在破碎、幻滅。
Fm: 黎明柔 -- 一些愚蠢的話
- Apr 20 Wed 2011 00:58
原來
原來,我們都沒有長大
原來,我們都還是小孩子
原來,我只是在舞睡時做了一場夢,經歷了成長,
經歷了許多不可彌補的錯誤與憂傷。
Fm: 張曼娟--青春
- Mar 23 Wed 2011 09:48
Success
No matter what kind of job you chose, must have passion on it. Then you will easy to get success.
- Oct 05 Tue 2010 22:42
走進社會的門
我提起了公事包,掉了一地的年少輕狂。
From: ptt-wisdom
- Sep 13 Mon 2010 20:20
Sep-13th-2010
唸書的時候 一點小毛病就想請假,現在病了怕耽誤工作,
人一旦有了責任感 就不再任性。
主持節目的時候 不愛吃便當,現在便當裡有豆腐就覺得太滿足,
人一旦有歷練 才懂得感激。
以前一離開家就害怕,現在無論身處何處都隨遇而安,
人一旦勇敢 就真正自由。
以前愛一個人 就形影不離,現在 放在心裡。
From: 大S
- May 19 Wed 2010 20:22
May-19th-2010
從小老師只告訴我們誠實是美德,卻沒告訴我們現實有多缺德。
- Jun 11 Thu 2009 22:39
比較
生命裏面有一種比較,有的事情本來好像很重要,
可是,如果跟更重要的事情相比,就可以變得很不重要了。
Fm.: 席慕蓉--人間煙火
- Apr 18 Sat 2009 01:57
MSN messenger
MSN 很有廟裡面平安長年燈的感覺。
就算很久沒和他聊天,三天兩頭看著他的燈亮著,
知道他也在世界的某個角落努力生活著,那就夠了!
- Mar 20 Fri 2009 21:28
人生的總總
開始變得成熟是在最痛苦的時候才換到的
想要追求夢想是在最空虛的時候才決定的
睡過最舒服的覺是在很累的時候才發現的
得過最珍貴的東西是在失去的時候才知道的
F.m.:黃俊郎--這本書
- Mar 06 Fri 2009 20:31
演化
不是因為我們開始變得冷漠
只是我們開始習慣在電影和音樂裏
才幻想著感動,才真情流露
於是電影和音樂我們越做越好
於是坦誠和溝通我們越來越糟
Fm.: 黃俊郎--這本書
- Feb 27 Fri 2009 22:49
如果你真的懂我...
親愛的朋友....
如果你真的懂我....
你該知道被你所傷的我...內心有多痛...
- Feb 06 Fri 2009 00:13
序
「像一滴酒回不了最初的葡萄,我回不了年少。」
Fm: 簡媜--水問
- Jan 23 Fri 2009 00:10
恐懼分離
恐懼分離啊!
原來這些年來我都那麼憎恨著分離,
原來我一直都在我心的最深處不原諒世間有分離的存在。
原來我還是用小孩捂住臉,賴在地上哭泣的方式,
在心中儀式化地拒絕所愛的人分離。
原來我正是用加速分離在逃避分離,
這就是那些莫名所以的分離情節在背後一手導演的居心。
分離這個主題,像埋在地底的亞特蘭大王國,瞬間完整地浮突出來。
Fm: 邱妙津˙鱷魚手記
- Dec 06 Sat 2008 23:52
共老
多麼奇特的關係啊。如果我們是好友,我們會彼此探問
,打電話、發簡訊、寫電郵、相約見面,表達關懷。如果我
們是情人,我們會朝思暮想,會噓寒問暖,會百般牽掛,因
為情人之間是一種如膠似漆的黏合。如果我們是夫妻,只要
不是怨偶,我們會朝夕相處,會耳提面命。會如影隨形,會
爭吵,會和好,會把彼此的命運緊緊纏繞。
- Nov 27 Thu 2008 23:57
醜奴兒
少年不識愁滋味,愛上層樓,愛上層樓,為賦新辭強說愁。
而今識得愁滋味,欲說還休,欲說還休,卻道天涼好個秋。
Fm.: 南宋‧辛棄疾〈醜奴兒〉
- Nov 12 Wed 2008 00:26
成長
假如你要的是安全感,就去做本來會做的事;
如果你要真正的成長,就要去挑戰自己能力的極限,也就是暫時失去安全感;
所以,當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時,
起碼你知道自己在成長。
Fm.: 馬克吐溫
- Oct 28 Tue 2008 01:28
角度
認清了事情本質,事情就容易多了。
不再因為怕別人說我拍馬屁而不敢誇讚別人。
漸漸感謝我的每個曲折,讓我有機會反省自己。
做每件事與其敷衍做,不如用心做。
在路上偶遇有過摩擦的人,開心地聊著,
我突然忘了以前我為什麼那麼恨他?
漸漸的我的內心比較自在,
我發現我可以掌握的是自己,而不是別人,
我在意的是自己有沒有進步,而不是環境對我好不好,
你用什麼角度看世界,你就看到什麼世界。